邵武素有"铁城"之称,地处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史称南武夷。1983年10月撤县建市,现辖12镇3乡4个街道,全市总人口30万,其中,城区人口18万(2012年),全市土地面积285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15平方公里。
邵武是闽北"林海粮仓"。是中国、福建省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邵武市森林覆盖率达70%,森林面积319万亩,林木蓄积量1402万立方米,是福建重点林区和四大林产加工中心之一。同时,境内水利资源理论蕴藏总量30.4万千瓦,地下矿藏20余种,莹石储量居福建省第一位。
邵武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闽江支流富屯溪中上游。地跨北纬26º55¹-27º35¹,东经117º2¹-117º52¹。东北邻南平市建阳区,东南连顺昌县,南接三明市将乐、泰宁、建宁县,西与江西省黎川县毗邻,西北与光泽县交界。
邵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据邵武气象站资料计算,大陆度为56.2%。季风气候明显,雨量充沛,但分配不均。境内多年平均雨量在1500~2100毫米之间,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全年多雾。
市区宝严寺大殿保留着唐、宋、明建筑艺术特征,1932年谭振林、罗滨辉率红十二军于此成立县苏维埃政府,现为市博物馆。“沧浪阁”系为纪念严羽而修建,李忠定公祠现为李纲纪念馆。熙春公园为著名游览地。东郊乌坂城(现存遗址)为汉闽越六古城之一。
和平镇地处闽西北,面积192平方公里,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国家级的旅游资源。
四季皆宜。
傩舞,是我国远古时期中原地区驱疫逐鬼的一种巫舞形式,历尽千年沧桑,中原地区已不复存在,在邵武市的和平、大埠岗、桂林、金坑、肖家坊、沿山等几个乡镇却至今仍传承了这一古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