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惠水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北邻贵阳,西及安顺,县域东西宽72公里,南北长68公里,少数民族占58%。惠水自五代起设南宁州,宋代置“八番”地,明代建程番府,定番府,自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布依,苗,汉,毛南,壮,彝,水,回等民族,经世代开发,将惠水建设成为贵州著名的稻粟之地,桔果之乡。
地理位置
惠水县位于贵阳市正南面,地处黔中高原南部边坡,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691m,最低海拔666m,平均海拔1100m。惠水县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苗岭山地南侧,地跨东经106°22′~107°06′,北纬25°41′~26°18′。面积2470平方公里,东接平塘,西连长顺,南邻罗甸,北与贵阳、龙里相壤。
气候
惠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历史文化
五代时期在今县城南部7公里处的卧龙岗设置南宁州;
宋朝为“西南夷五姓番、七姓番”地;
元朝设置8个安抚司,史称“八番”;
明朝先后建立程番府、定番州,下辖16个长官司。
1914年设立定番县;1941年更名为惠水县。
1949年11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惠水县城,惠水宣告解放。从此惠水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1952年10月4日,建立惠水彝族苗族自治区,成为贵州省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县。
1954年6月27日改称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5月11日,改称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56年12月改称惠水县。
1949年11月至1956年10月,惠水县先后划归修文、贵阳、安顺等专区及黔南州管辖。1958年11月至1963年9月隶属于贵阳市,1963年9月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最佳旅游时间
1-12月
风俗习惯
婚俗:
传统的布依族婚姻习俗有以下程序:一种是父母对已长大成人的儿子为其结缘婚配,成家立业。父母将称心的女方某某,主动征求儿子的意见,听儿子的看法与想法。另一种是首次请媒人拿着礼品到女方家进行试探时,媒人将礼品放在女方家神龛上,虔诚的表明了来意,并将男方情况介绍,女方父母委婉推辞,不表允否态度。过三五天,女方并没有退回礼信。再过些时日,媒人再次到女方家,如果原来礼信还在神龛上,表示不同意了;如果原礼信已收,表明没有拒绝,可以商榷,通过媒人撮合,女方将属相相告。男方请人将男女双方属相作了推算,如无冲克之瑕,便搭成此联姻之桥。通过双方父母商谈后,男方的母亲请媒人和五六位妇女陪同,带上礼品按女方家族每户一份。女方将请其族中亲属作陪,席间共同议定儿女婚事,这种仪式,叫“吃鸡脑壳”。其次是订亲,“吃鸡脑壳”只能算是说成这门亲事,还必须进一步确定婚姻关系,就是订亲。
丧葬:
据历史资料记载及民间调查了解到,古代是火葬、装罐埋入土内或置于岩夹里。到现代仍习火葬与棺葬两种形式。非正常死亡者和传染病死亡者都要进行火化,布依族认为,只有火化才能驱邪除根、才能彻底杜绝此类传染病不再传给后人。
节日:
布依族具有很多隆重的节日,如“过大年”(春节)、“三月三”、
“四月八”、“六月六”、“九月重阳”等。也有和其他民族共同过的节日,“五月端午”、“七月半”等,但过的形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