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务川县)是遵义市下辖自治县,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与德江、沿河自治县相连,西与正安、道真自治县毗邻,南与凤岗县接壤,北与重庆市的武隆、彭水自治县交界。 截至2013年,务川县幅员面积2777.59平方公里,下辖10镇5乡117个村(居),总人口43.5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5%,是中国两个以仡佬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地理位置
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0′-108°13′、北纬28°10′-29°05′之间。东与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相连,西与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毗邻,南与凤冈县接壤,北与重庆市的武隆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县城距遵义市区195公里,距重庆市区250公里。县域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62公里,总面积2777.59平方公里。
气候
务川县属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山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无霜期280天,日照率年平均为23%。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71.7毫米。
历史文化
务川地,秦属巴郡。
汉代,归涪陵。
西晋永嘉元年(307)以后,没于夷僚。
隋朝,开皇十九年(599年)置务川县;大业七年(611),置高富县,属明阳郡。
唐代,武德四年(621年)置务川郡于县治,领务川、涪川、扶阳三县,旋即改为务州;贞观四年(630年)改务州为思州;贞观十年(636年)属黔州;十一年(637年)又归属夷州。
宋朝,政和七年(1117),移思州治务川县于此都濡故地,复置务川县;宣和四年(1122),废思州,务川县降为务川城,属彭木县;南宋绍兴二年(1132),复建思州及置务川县。
元代,至元年间,因婺星飞流化石改“务”为“婺”,即婺川县,属思州军民安抚司。
明朝,洪武五年(1372),改隶镇远州;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拨隶思南宣慰司管辖。
清初,婺川县仍属思南府;光绪十年(1884),于婺川县境增设后坪弹压委员。
民国二年(1913),属黔东道,又分原后坪弹压委员辖地置后坪县;民国十二年(1923),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贵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年(1941)撤销后坪县,将后坪辖地分别并入婺川、沿河两县。
1949年,隶属遵义地区;1959年,国务院批准改婺川县为务川县;1987年11月,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成立。
最佳旅游时间
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