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宜黄县-概况
取消
宜黄县
宜黄简介

宜黄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建县于三国吴太平2年(公元257年),迄今已有1759年历史,因县治设于宜水、黄水汇合处而得名。宜黄有“戏乡”之称,是二黄腔(宜黄戏)的发源地。

宜黄曹山寺则是禅宗曹洞宗的祖庭。县域总面积1944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2个垦殖场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139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24万(多为汉族江右民系)。

地形地貌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概况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宜黄县先后获得了中国百佳最具投资潜力县、江西省生态县、江西省森林城市、江西省和谐平安县、江西省最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凤冈镇入选全国重点乡镇。

历史沿革

春秋时属吴国,战国初属越,楚灭越后属楚,秦统一后属九江郡,西汉为南城县域,东汉分属临汝、南城县地。 

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豫章郡之临汝、南城立临川郡。

同年,析临汝地立县,是为建县之始。因县治在宜、黄二水汇合侧,故名宜黄,属临川郡。 

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析荆、扬十郡置江州,辖临川郡,宜黄隶之。 

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析江州立高州,宜黄仍属临川郡为侯国。 

隋初,改高州为江州。

开皇九年(公元589),废临川郡设临川县,废巴山郡设崇仁县。宜黄并入崇仁县。宜黄自建县起至此332年。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又析崇仁地置宜黄,隶抚州。

3年后,即武德八年,复并入崇仁。从武德八年至宋乾德五年(公元625~967)宜黄未置县。其时州郡建置时有变化,但宜黄地属崇仁,隶抚州不变。 

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南唐后主李煜割崇仁县之崇贤、仙桂、待贤三乡置宜黄场,场署设仙桂乡长春里,仍属崇仁。县民胥仕隆等以“去崇仁甚远,民苦之”为由,请于南唐后主升场为县。

开宝三年(公元970),后主准其请,遂升场为县,隶抚州,设县治于黄填镇(今凤冈镇)。

八年(公元975),南唐土地尽入于宋,改抚州为军州,抚州军归宋。

自此宜黄设县及县名均未变动。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改抚州为抚州府,宜黄属之。 

元至元十三年(1276),抚州军改抚州路,宜黄隶之。 明洪武元年(1368),抚州路改抚州府,宜黄属之。

九年,废行中书省设承宣布政使司,下分道、府,宜黄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东道抚州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各县直辖于省。3年,江西省分4道,宜黄属豫章道。15年废道,各县直辖于省。

21年,江西省83县划为13个行政区,宜黄属第八行政区。

24年后,江西省五次变动行政区,而宜黄至解放前夕均属第七行政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黄一度建立县苏维埃政权。

民国18年(1929),宜黄县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成立。20年4月正式成立县革命委员会。

同年11月于吴村(现宁都县辖地)成立县苏维埃政府,之后迁东陂(21年3月)、黄陂(21年7月)、罗家湾(22年11月)、白竹(23年1月)、金竹(23年5月,现乐安县辖地)。

23年6月,中共乐安中心县委决定将乐安、宜黄、崇仁三县苏维埃政府合并,成立乐宜崇三县联合政府。23年冬至24年,苏区先后被国民党军占领。 

1949年5月10日,宜黄县城解放。解放后,宜黄隶属抚州地区(分区、区、专区) 

2000年7月10日抚州地区改为市,宜黄隶属抚州市。

地理位置

地质:县境内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等。 

地貌:县域地处武夷山西翼,北临赣抚平原,为山区与平原过渡地形。 

土壤 宜黄县土壤面积2885121.4亩,其中自然土壤2477946.9亩,耕作土壤407174.5亩。自然土壤主要有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等。耕作土壤主要有水稻土、潮土,耕作红壤等。 

山脉:县境地势南高北低,东倚武夷山脉,西倚雩山山脉,东南西三面环山,东西两边的边缘及中南的部分为中心。宜黄县以军峰山、鱼牙嶂、大王山三大主峰组成三条走向东北、南北、西北方向的主山脉,并在南端相连接,形成一个南部封闭而高起,北部倾伏而开口的“山”字型地形。

风景名胜

旅游景点有:军峰山、曹山寺、卓望塔、二黄阁、华南虎广场、亲水湾公园、太极岩石巩风景区、棠阴明清古建筑群、鱼牙嶂野生华南虎自然保护区等;

宜黄是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主战场,著名的黄陂战役、东陂战役就发生在宜黄。

著名人物

北宋历史地理学家乐史

北宋水利学家侯叔献

明朝兵部尚书谭纶,清代礼、刑二部侍郎黄爵滋等;

现代名人有:余瑞璜、吴式枢、程孝刚三位中科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