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三明尤溪桂峰古名居 5张
三明尤溪桂峰古名居 桂峰村历史悠久,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在此肇基,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
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 营业中,1月-12月,08:00-18:00
推荐理由
尤溪桂峰村位于尤溪县洋中镇东北部,海拔550米,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

尤溪桂峰村位于尤溪县洋中镇东北部,海拔550米,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桂峰村历史悠久,宋淳祐七年,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在此肇基,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几个世纪以来,桂峰蔡氏子孙在这繁衍发展,创造文明,使桂峰称之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素有“小福州”之美称。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走进桂峰,如同走进一幅格调文雅、笔墨清秀的山水国画中,清幽淳朴、小桥流水、古韵幽幽。39幢明清时代的古建筑,依山傍水在三面山坡,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斑驳的古墙、逼仄的古巷、典雅的古屋,在冬日暖阳的拥抱下,栩栩生辉、难掩昔日的繁华与喧哗。人们的眼光将在这里穿过历史的时空隧道,感受那古文明的流风余韵。

蔡氏祖庙——蔡氏最早的肇基之地,背倚青山、面朝绿水、龙脉雄伟、案堂俊秀、地理先生称之为“飞凤衔书”。原祖庙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期间周围民居失火殃及祖庙,遂于次年在旧址上重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粗梁大柱、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面阔五间、明间高大宽敞、厅头设有神龛,置历代祖宗之神位,供后裔春秋祭祀。三楼大厅两侧分置两个圆窗,寓丹凤之双眼。整座建筑四周还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个小水井,清泉汩汩,被誉为风水的“龙眼”。祖庙建筑风格虽不繁华,但是在后代子孙的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蔡氏宗祠——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正堂为祀典活动的主要场所,因采用减柱法构建,即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故有五爪龙构件。门楼华表小巧华丽,额书“蔡氏宗祠”。全祠用80根巨大杉木柱子构建,宽枋大梁,不用一钉一铁,全部用卯榫镶嵌而成,结构严密,富有特色。登斯堂者,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玉泉斋——清代书院,坐东南朝西北,平面呈正方形,厅堂地面为简易的“三合土”铺筑,柱子有柱形、鼓形石质柱础垫支撑柱梁,东南向围墙内侧绘有壁画。

石狮厝——因藏有精美石狮一头而得名。建于清嘉庆年间,走进山门,一幅精美石刻对联现于眼前,文曰“三谏风高勋业在苏黄之上,九峰派衍渊源从朱李而来”,表现了主人立志秉承乃祖的立身处世之道。石构门框侧为如意,正面各雕刻一身穿着铠甲武士,单手撑托上石枋,其右分别浮雕麒麟送子、双狮戏球和拄杖寿星等;门柱下方浮雕缠枝花卉、松鼠、古龙;门的两侧各镶嵌一方形石雕图案,中为长命锁,四周边框镌刻琴棋书画与暗八仙合浮雕等。

蔡龙豪故居——楼坪厅大厝。清代建筑,位于村部后侧,方向170度,为二进制穿斗式木构建筑,是台胞蔡龙豪先生儿时故居。大门两侧绘有壁画,左图为身着元代服饰的骑马官员,前有侍卫,后有华盖相随。在挡溅墙上作画,是该民居的又一特色,右墙内侧浮雕鹧鸪、石榴、幽兰;外侧浮雕风景画、青松翠绿、百花斗艳,画面构图似乎就是本座房子的大门外观。

“分来灵鹫九秋芳,散植丹崖月地凉。休讶蟾宫高莫折,桂花原是岭头香”。桂峰丰富的人文景观一样令人沉醉,叹为观止。村尾外有石岭数百级,环岭皆桂,花开时,空气中满满的全是桂花香味。村子中心一座历经400多年岁月洗礼的石印桥,更是带着满目的沧桑向人们炫耀一段恢宏的往事,一段不寻常的历史。不知这座石桥为蔡氏子孙承载了多少通往知识殿堂、成功和希望?踏上石桥,见溪水缓缓穿村而过,似一首轻轻流淌的歌,优雅而亲适。溪边有一方巨石平正如印,据说每逢皓月,石印上篆纹恍惚可辩。我不由想起了清举人蔡鸣凤的诗:“雁齿双痕似卧波,圆灵镜下影如何。分明一月千潭境,人迹何年印得多。”

交通指引
开车线路:

您可以在洋中镇下高速,然后即可询问当地居民桂峰村的具体方向,桂峰村就在下高速的附近。

乘车线路:

此景区暂无公交线路,建议自驾

游客点评
还没人评论,快来霸占我呀!
我要点评
商户问答
我要提问
周边农庄
取消
免费获得我的商铺 服务+工具,快速营销 推荐乡村吃住玩 顺手推荐,稳赚红包
大客户价 再返积分 激活条件:单笔订单满20份,且满2000元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