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湾位于武汉黄陂木兰乡双泉村 ,
这里北靠木兰山,东依木兰川,西临滠水河,
村中的建筑古朴典雅,布局精致考究,
是休闲度假、写生摄影的好去处。
大余湾古村是一个余姓聚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余氏先祖从江西婺源迁徙过来,最终选择了风水宝地大余湾。古村位于黄陂木兰乡双泉村,是十里画廊木兰川的入口,北接木兰山。西临滠水河,是“大余湾木兰川木兰山一木兰湖”黄金旅游带的关键起点,是“木兰八景”中最传神最具文化底蕴的一部分,也是陂北部大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天然门户。
大余湾得木兰山之灵气,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其家族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荣耀,明清时期,村子里诞生了100多位秀才进士。大余湾景区先后被评为武汉十大魅力乡村、武汉市首批生态特色小镇,湖北省百家旅游名村、湖北省十佳书香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景区以“荆楚风情、民俗大观”为理念,旨在打造一座“永不消失的美丽乡村”,围绕历史、街市、景观、生活四大元素,通过“书香大余湾、荣耀大余湾、博览大余湾、儒商大余湾、休闲大余湾、美味大余湾、民俗大余湾、绿色大余湾”等项目建设落地,实现都市人“醉美乡愁体验无限亲近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建成后的新大余湾景区将成为“荆楚印象文化体验地”,“省级美 丽乡村示范 区”,“生态小镇建设示范点” 。
大余湾位于木兰山系南麓木兰川南段,系龙脉所在,山势自北向南降低,连接着葫芦山来到村后的小山包。大余湾背有山靠,前有水照,负阴抱阳,藏风得水,左青龙右白虎,双龟朝北斗,金线钓葫芦,中间如意太极图。
大余湾村的整体布局也处处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村庄布局风水与建筑完美统一。大余湾坐北朝南、依山就势建村庄,自东而西建成四个中心。东边第一个是宗祠(现为小学),第二个中心是百子堂,(已拆毁),第三个中心是主街,有几排并列的房屋;第四个中心是德记院。
在建村布局时,大余湾的先民充分考虑了地形因素,为了避免山洪侵袭,从北向南沿着五排房屋分别建了两条排水沟,以保证污水排放和泄洪。村中沿山坡向下建有五口水塘,依次用于洗菜、洗衣,饮牲畜,设计科学合理。
走过亭台,穿过巷陌,在古老的街道中寻找藏在老房子里的风水密码。“耕读家风”在大余湾村中世代传承,犁、耙、锄头、铲子、扁担等劳动工具大量存在村民家里,水车、石碾、石舂、大石磨、风斗则属村民共有共用。
在徽派建筑中,马头墙是为了防火建在房屋两侧,在大余湾有很多马头墙建在正门之上,因为像两只耸立的兽头,又被称为“兽头墙”。在几户同排时,每家的马头墙都保持相同的高度,没有任何一家高过旁边,据说这样不会压住别人的财运。
大余湾是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最具人文底蕴的景点之一,是武汉最热门的摄影基地,有多部影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
岁月轮转,四季更迭,几多变换,几多沧桑,任凭世事变迁,历经六百余年岁月洗礼的大余湾,青山绵延处,流水绕人家,依旧安静恬淡;树木葱郁,鹅豚游玩,碧波摇曳,依然保留着往日的气息;厚重中带着轻灵,仿佛在无声诉说那些数不尽的传奇,说不清的故事,更像是一缕清风,让人沉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