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笋是世界三大珍惜竹类之一,迄今所知在全世界仅产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面积达十几万亩, 呈方形,用手轻轻握住,明显有“方”的感觉;
竹笋大都是春天生长,而方竹笋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在秋天生长;植物生长的规律是海拔低、气温高的地方先生长,而方竹笋却是从2000多米高海拔往低海拔逐渐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停止生长。方竹笋被誉为“笋中之王”、“竹笋之冠”。
是金佛山“五绝”植物之一,也是金佛山最具特色的美味之一,是吸大自然之灵气生长而成的稀有食材。
每年的8月处暑时节正是方竹笋出土之日,恰恰只有这个时节28天左右的竹笋口感最为鲜香嫩脆,“28天秋笋”因此得名。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金佛山原始生态,保护方竹笋严苛的生长环境,九百多年来,金佛山笋农至今使用着祖辈相传的最原始采收加工方法收获方竹笋,使每一根方竹笋的产出都保留了最古老的做法,也保留了笋农最艰辛的采笋季。
凌晨4点半,收拾出发,路过金山镇,吃了近年来最早的一顿早餐。清晨,天空渐渐放亮,行驶近一个半小时,抵达金佛山南大门,上面风景独好,不负早起时光。
翻越过几座山头,踏过二三条小溪沟后,终于在上午11点左右抵达海拔约2000米的上新方竹笋厂。
在秋日的采笋季里,鲜笋是不可多得的山林美味,老竹则替代树木做生火材料,很好的保护了金佛山的原始生态,而笋厂(笋农住所)外墙、铁铲、背篓等则因地制宜,用方竹制成,物尽其用。
食亦方竹,用亦方竹。栖息在金佛山10万亩方竹林海里的2000多名笋农,真正将方竹融入他们的血液里,成为他们根,注入他们的魂,周而复始,代代相传。他们是金佛山笋农,他们是方竹笋传承人。
处暑之期,秋意渐浓,即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秋高气爽之际,也是金佛山笋农收获鲜笋的好时节。
笋子破土后以每晚至少7寸的速度生迅猛生长,2、3天的时间就会从笋苞长成竹子,所以笋农们必须每天出厂采笋,一天的时间都不敢耽搁,不管多么恶劣的天气都不能阻挡笋农的出行采笋路,据笋农回忆,最极端的一年,整个采笋下来只有6天出行时没带雨衣,其中的艰辛可行而知。
掰小蓄大,砍老蓄嫩是笋农们踩笋时刻记在心里的8字准则,掰下长势欠佳的细小竹笋,留下粗壮的蓄竹,采收的时候采集大小适宜的,不采收未成熟的,再遵循自然的基础上规律,优化改善品质,这是农家人的智慧,更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
采收后的毛壳鲜笋想要变成餐桌上的美食,就得脱去竹笋外壳-笋衣。这去壳也是有技巧的,拿着笋尖顶部,找到侧面人字形纹理,顺着纹理一刀划下,再用手一绞剥掉其余外壳,一根白嫩的方竹鲜笋就算是去壳完成了。
鲜竹笋不易保存,所以采挖回来后通常要在山上烘烤成笋干再背下山,为了避免二次污染,我们“28天秋笋”全部采用毛壳鲜笋直接装箱发货。
称为“人类肠道清洁工”、“铁笤帚”、“肠道卫士“,属天然绿色保健食品,《本草纲目》记载,“竹笋方而厚,性硬、脆,专蓄此笋,常食之,有延年益寿、肠胃蠕动、促进消化,达到减肥、美容和防治肠胃及心血管疾病之特效”。
方竹笋贮存方法:
1、通风阴凉、防挤压,保留毛壳的存放,条件允许放入冰箱冷藏,这样可保存十天左右。
2、把鲜笋剥壳洗净,置于开水中煮上三十分钟以上,会听见碰碰煮破竹的声音,中途翻转一次,然后起锅致冷,用纯净水飘起存于冷藏室备用,两天换一次清水。可保存15天左右
3、洗净后切段放入泡菜坛子里当泡菜存放。
4、不沾生水之鲜笋泡于盐水里或者泡于用石磨推制的辣椒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