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的西南,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942年)开始建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堪称中国古民居在古文化缩影。现在村中较完整保存了明清传统建筑及遗址,包括状元楼、翰林楼、“理学名家”宅、文馆等不少纪念性文化建筑,数目众多的匾额楹联和家藏文物,使流坑古村成为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宝库,被誉为“千古第一村”。
流坑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董氏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又认唐代宰相董晋是他们的先祖。宋代流坑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兴,成为江西大家族聚居的典型。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代,村中有识之士,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盛。
从宋初到清末,全村出文,武状元各1名,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薄、教谕,超过百人。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董氏精英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现在仍保存有明万十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宗庙58座。大宗祠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岩石柱,傲视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南昌——抚吉高速——戴坊/流坑古村/S215出口离开下高速——牛田方向——流坑古村
乐安新车站每天有两班发往流坑村的中巴车。或者在乐安新车站乘坐到牛田镇的班车,然后转乘当地的“拐车”到流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