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客家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之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高超建筑艺术,不仅被建筑学家誉为民俗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艺术家及众多的游客为之陶醉。
关西新围平面为“国”字形,呈长方形,长边94.75米,短边83.36米。[5] 为三层土木结构,每层围屋共79间。二层外墙为带内壁柱厚50厘米的筑墙,三层用35厘米的厚青砖砌成。各层均布有火炮眼,屋顶为硬山搁檩小青瓦两波顶。炮角为两层的歇山式屋顶。整幢围屋有东门、西门两座大门。围屋中间套建一幢前后三进、五组并列、十四大天井的豪华大宅。与大宅配套的有花园、土屋、边房等建筑,其间以廊、墙、甬道连通屏障。此外,新围西门口另辟2000平方米供人游乐、憩息的“小花洲”和读书的梅花书院等建筑。
关西新围是龙南客家围屋的杰出代表,2000年7月,被江西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与燕翼围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江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以关西新围为首组成的乡村聚落关西村,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又成功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赣州五龙客家风情园里的龙庆围就是按照1:1比例仿江西龙南关西新围所兴建。
围屋内的建筑结构大致可分为3种,杨村燕翼围的房屋依围墙而建,层层以走马楼环通,围内系一空坪;还有黄沙的湾子围、里仁的沙坝围等为“口”字形结构;里仁的渔仔潭围及桃江乡的龙光围,围内以一祠厅为主体建筑,为“回”字型结构;关西新围内主体结构“三进三开”,为“国”字型结构,各具特色。除方形围屋外,龙南还有少量其他造型的围屋,如临塘黄竹陂的谢屋圆围、里仁栗园的八卦围、杨村东水半圆形的乌石围、渡江象塘和关西镇随形而建呈不规则形的果龙围、西昌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