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芳湖、芸湖等天然水域,因其常栖于湖中的芦苇从中,体侧有5-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池塘中饲养一段时间后,斑纹会逐渐消失)而被称为芦花鲫
它以个体大(已知一尾最大个体体重6.75千克)著称,所以称它为彭泽大鲫。现彭泽鲫是江西省水产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研究所从野生彭泽鲫中,自1983年起经7年多6代的精心选育筛选,为我国第一个直接从三倍体野生鲫中选育出的优良养殖新品种。
彭泽鲫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可食率高等特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质鱼类。 彭泽鲫的含肉率高于鲫的含肉率彭泽鲫的蛋白质含量为18.28%、脂肪为1.2%、灰分为1.33%、水分为78.68%,彭泽鲫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这八种氨基酸分别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如果饮食中经常缺少上述氨基酸,可影响健康,它对婴儿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彭泽鲫背部呈深灰黑色,腹部灰色,各鳍条呈青黑色,为纺锤形。头短小,吻钝,口端位呈弧形、唇较厚,无须,下颌稍向上斜。从下颌底部至胸鳍基部呈平缓的弧形, 尾柄高大于眼后头长。背鳍外缘平直,尾鳍分叉浅。雄性个体胸鳍较尖长,末端可达腹鳍基部。雌性个体胸鳍较圆钝,不达腹鳍基部。 彭泽鲫为广温、杂食性的湖泊定居性鱼类,行底栖生活,喜在底质较肥活且水草繁茂的浅水区栖息和摄食。它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能终年正常摄食和生长,最佳生长水温为25-30℃。其对水质变化及低溶氧等理化因子有很强的忍耐能力。它在鱼苗阶段以浮游动植物为食,在鱼种和成鱼阶段可摄食有机碎屑、人工饲料、水生植物碎片、水生昆虫等。在自然水域中,彭泽鲫以当年生长最快,体重可达128克左右,第二年体重增长为上年增长速度的50%左右。在人工养殖下,北方地区当年可达150克左右,南方地区可达200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