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位于东经103°04′-103°49′,北纬23°50′-24°39′之间。北依昆明市石林县、南接本州开远市、东邻文山州丘北县、西连玉溪市华宁县,处于昆明、个旧、开远三个城市和滇中滇南两个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红河州的北大门。市境南北长约78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国土面积4004平方公里。
弥勒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最高在东山金顶山2315米,最低在江边河谷870米。2012年,降雨量835.4毫米,平均气温18.8℃,最高气温34.8℃,最低气温-0.2℃,日照2131.4小时,无霜期323天。光照充足、有效温期长,霜雪日短。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置十八寨守御千户所,直属省都司。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弥勒州改称弥勒县,隶属广西直属州(今泸西)。
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弥勒县,设立县级弥勒市。
四季皆宜: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摘果,冬可泡汤。
可邑村位于云南弥勒县西三镇中部,这里聚居着203户724人彝族支系阿细人,风土人情浓郁,是民族歌舞“阿细跳月”的发源地和彝族创世史诗《阿细先基》流传最广泛的地方,也是云南省最早开展反蒋武装斗争的地区之一。目前,可邑村已经开发成为可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游客越来越多,阿细部落的神秘面纱也由此逐渐掀开,古老民族奇特的风俗、原始人生纯朴的生命展现在眼前。在这里,阿细跳月、烈酒、火塘、玉米疙瘩饭因说着同一种语言的彝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劳动和歌舞是这片土地上永恒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