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古称“眉坞”,是“中国猕猴桃之乡” ,隶属于宝鸡市,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北跨渭河,属秦岭北麓半丘陵地带,总体呈现“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特征。眉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多次出土西周青铜器、战国编钟等国宝重器,2003年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重器,被誉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眉县共建成国家A级景区6家,其中,4A级景区2家,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红河谷森林公园,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已顺利通过5A级景区旅游资源评审,3A级4家。同时,眉县还建成乡村旅游点10余处,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眉县河底村于2015年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
眉县地处东经107°39′—108°00′,北纬33°59′—34°19′,地形地貌复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属黄河中游川塬沟壑区。
眉县东接周至县,西邻岐山县,北与扶风县接壤。县城东距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5公里,东距西安市125公里;西距宝鸡市65公里。
眉县大体为南北高中间低的不对称“U”型地形,东西向延伸略长,南北向起伏较短。全县最高点为太白山次高峰,海拔3771.2米;最低点为位于青化与扶风交界的渭河东流出境处,海拔442米。依照地貌特征,全县可分为秦岭山地(海拔700米以上)、黄土梁原、山前洪积平原、渭河冲积平原、渭北黄土台原五种地貌类型。
眉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海拔高度在442—3767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2.9℃,平均降水609.5mm,平均日照2015.2小时,无霜期218天。每年3-5月,回暖较快,秋季受冷空气影响,昼夜温差较为明显,是关中地区秋雨最多的区域之一。
旧石器时代,今眉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常兴镇杨家村多次出土的铜鼎、编钟、陶瓷酒器,说明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悠久;遍及全县的32处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证实远古人类在此活动的足迹。眉县也哺育了先秦大将白起、三国蜀汉名臣法正、唐代医学家王焘、宋代理学家张载(因其在关中创建,又称关学)、共和国上将李达等一代名流。
3月至11月爬山,采摘,踏青;12月至2月滑雪,泡温泉。
眉县民间艺术形式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众多的手工艺制作如脸谱、剪纸、刺绣、皮影、泥塑等,栩栩如生,无一不闪现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尤以眉县下河寨道情——这一中国最古老的唱腔艺术至为珍贵,由她衍生、变化、发展而来的眉户戏脍炙人口。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演的大型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荣登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
眉县是中国公认的“三乡”,即中国酒文化之乡,因为眉县太白酒场址出土了距今6000多年的酒器,将中国酒文化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中国猕猴桃之乡,宝鸡市眉县和邻近的周至县因盛产猕猴桃共同被誉为猕猴桃之乡:中国青铜器之乡,2003年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出土了大批青铜器,江泽民在北京参观了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之后挥笔给宝鸡市写下了“青铜器之乡”。
从西安出发在水司或城西客运站乘坐西安——眉县的大巴就可以直接到眉县。
西安——连霍高速——眉县立交——麟眉路——G310——平阳街——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