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有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的高增乡小黄村,有被称为“世外桃源”的高增乡占里村,有被国家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往洞乡增冲鼓楼。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东经108°05′-109°12′,北纬25°16′-26°05′。北与榕江县为邻,西与黔南州荔波县、广西环江县相连,南抵广西融水县界,东与本州黎平县、广西三江县相接。县境内东西长94千米,南北宽77.5千米,总面积为3244平方千米。
洛香芦笙节从江民族民间节日众多,最为集中在秋、冬两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吃新节、七月节、中秋节、重阳节是从江各民族共同的节日,但由于民族不同节日活动也各异。如侗族春节期间一般开展祭萨、吹笙踩堂、抬官人、打秋千、鼓楼抢鸡、吃相思、演侗戏、斗牛等活动;苗族则是开展祭祖、赛芦笙、放排枪、踩歌堂和斗雀等活动。民族、支系、村寨间特有的节日众多,过节时间各异,民族色彩浓郁,节日气氛神秘。它们一般可分为祭祀、农事节令、纪念三种类型。祭祀节日主要有苗族数年或数十年一次鼓藏节(祭祖节)、苗年,侗族五年一次的牯藏节、冻鱼节、杨家年,水族的卯节和端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壮年、中元节等。农事节令节日较多,主要有苗族下种节、春社节、燕子节、开秧门节、求天节、修整禾谷节、包谷节,侗族有社节、棉花节、洗耙节,瑶族正月节、秧苗节(粽粑节)、棉花节(牛节)。纪念性节日最富盛名的是龙图祭萨和洛香芦笙节。
歌舞:
瑶族长腰鼓舞瑶族长腰鼓舞主要的道具只有长腰鼓、普通小盘鼓和专用服装三样。长腰鼓和普通腰鼓不同。普通腰鼓是两头小中间大,背在腰部打的。长腰鼓则是两头大中间小,用一整截泡桐树制成,拿在手中打的。长腰鼓全长约90厘米,两端直径约10厘米。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削小,到中部最小处直径仅为4厘米左右,以拇指和食指合拢便于拿稳为宜,中心掏空,两端用牛皮绷紧,有的长腰鼓在距两端2—3厘米处钉上彩线作为穗子装饰。跳瑶族长腰鼓舞是瑶族男人的专利。一般由两人或者四人同时跳。场地宽敞时,也可以增至六人或八人。跳瑶族长腰鼓舞时,要有一人用古瑶语唱长腰鼓舞歌,一人打盘鼓伴奏。舞蹈者每人手中拿一支长腰鼓,随着盘鼓鼓点和瑶歌旋律。一边翩翩起舞,一边用4个手指打击长腰鼓鼓面。该舞动作复杂多变,幅度大且铿锵有力。瑶族长腰鼓舞伴唱的瑶歌,是用汉字记录的。歌词全文96句65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