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南昌市南部;是江西省首府首县,江西省第一个百强县。105国道、316国道、320国道、温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在南昌县向塘镇交汇,规划中的南昌地铁三号线直达南昌县中心,全县形成了一个公路、航空、水路、铁路、地铁等交通运输网络。
南昌县有红楼景观旅游文化示范地、塔城水岚洲、黄马“两江”生态旅游走廊、莲塘澄碧湖公园、象湖新城、蒋巷生态农业与湿地科教基地、冈上教授村、三江后万村、广福永木黎村等十大旅游景区。
2004年底,全县辖11个镇、7个乡:莲塘镇、向塘镇、昌东镇、蒋巷镇、三江镇、幽兰镇、塘南镇、冈上镇、武阳镇、广福镇、麻丘镇、南新乡、塔城乡、泾口乡、八一乡、黄马乡、富山乡、东新乡。其中,昌东镇、麻丘镇委托南昌高新开发区管理。
黄马乡有着AAAA级旅游景区凤凰沟,广福乡黎村东南吴家山有唐朝永王李嶙墓,小蓝乡小蓝村西边山有三国东吴古墓,麻丘乡荷埠周村外的明代建筑蜚英塔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之滨。位处北纬28°16′~28°58′、东经115°49′~116°19′之间。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地理上东邻进贤县,南接丰城市,东北濒临鄱阳湖,中西部对南昌市区呈三面合抱之势。
南昌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由于受地理位置及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春季多雨伴低温,春末初夏多洪涝,盛夏酷热又干旱,秋风气爽雨水少,冬季寒冷霜期短”的气候。南昌县年平均气温17.8℃。全县温度分布趋势差异甚微,一般情况下西部高于北部,平原地区高于滨湖地区,但温差仅有0.3℃。
南昌县境内的四季实际起止时间为:春季自3月下旬至5月中旬,一般为63天;夏季自5月下旬至9月中旬,一般为120天;秋季自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一般为60天;冬季自11月下旬至3月中旬,一般为122天。
全县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3℃~-5℃,1991年12月29日达到-13.9℃,极端最高气温一般为37~39℃,1988年7月18日达40.7℃。
历史沿革
先秦南昌境域古属扬州。
汉高帝五年(前202)始置南昌县,置县之初,南昌县境包括今南昌、新建、丰城、进贤4县及附近一些地域,面积约为7500平方公里。
新莽时期,南昌县曾改称宜善县,直隶九江郡。
东汉,南昌县隶豫章郡。
1967年11月复划归南昌市辖至今
文化底蕴
据光绪版《南昌县志》和其他有关资料记载,从开设科举制度开始,南昌县历代文科中取的有状元1人,榜眼2人,进士598人,举人1048人;武科中取的有探花1人;入志并立传的知名人物达1617人之多。如“下陈蕃之榻”的徐孺子,出使金国不辱使命的京镗(宰相),以主管国家财政政绩显著而升迁至副相的陈恕(其子陈执中后承父业,直至位居相职),骁勇善战而令倭寇闻风丧胆的刘显、刘挺父子,以文才冠绝一时并参与编辑四库全书的彭元瑞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四季皆宜,丰富的旅游资源可让您春季赏花,夏季划船赏荷,秋季体验收货的喜悦,冬季看白白皑雪。
江西南昌地区的求子风俗很具地方特色,古时南昌,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高土桥,桥上有石柱栏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来到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这便可生男孩。
“六月六晒龙袍”: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王爷及寺庙菩萨晒衣袍的日子,这天“阳气”足,气候干燥,经六月六日晒过的衣物,不会发霉,不会被虫蛀。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将家里所有的衣物全搬出来晒。这一习俗,实际上也是对太阳的一种崇拜。
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曲之一。它是由民门采茶灯和民间灯彩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并与之相结合。南昌采茶戏表演诙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
在南昌老福山站乘坐203,到达莲塘站(也可乘坐201、236)票价1元。步行约310米,到达南昌县政府。
南昌市八一广场出发,进入井冈山大道,直行进入莲塘北大道,之后转入莲塘中大道,后转入五一路,之后抵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