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重庆忠县-概况
取消
重庆忠县
简介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主城东北方向(距主城190公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2012年户籍人口101万人(2010年常住人口75万人)。有332个村和31个居委会。以汉族为主,有土家族、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现辖忠州社区、白公社区2个社区及拔山、石宝、白石等21个镇,善广、石子等6个乡。 县政府驻忠州社区。地形以丘陵为主,长江自西南向东北穿流而过,沪渝高速公路(G50)横贯东西。盛产柑橘,被称为“橘城”。忠州豆腐乳远近闻名。境内名胜石宝寨被誉为“天下第一盆景”。忠县县城依山傍水,独具岛城风貌,是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半淹县城”。唐贞观八年唐太宗赐名忠州,民国二年设忠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州县城市。忠县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获得过“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见义勇为城市[2] ”等荣誉称号。

地理位置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主城东北方向(距主城190公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2012年户籍人口101万人(2010年常住人口75万人)
气候

忠县地处暖湿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温热寒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10℃年积温5787℃,年均温18.2℃,无霜期341天,日照时数1327.5小时,日照率29%,太阳总辐射能83.7千卡/平方厘米,年降雨量1200毫米,相对湿度80%。

历史文化
忠县境域,西周时属巴国地。
秦朝,属巴郡。
汉代,置临江县,王莽时改称临江,仍属巴郡。汉献帝时改属永宁郡。
南北朝时期,梁大同六年(540年)置临江郡,属楚州;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临州,辖二郡三县,临江县隶临州临江郡。
唐朝,贞观八年(634年)置忠州,以意怀忠信为名。唐天宝初年(742年)改为南宾郡。唐干元初年(758年)复为忠州,属山南道,州郡治地临江县。
宋代,初名忠州南宾郡,属夔州路。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升为咸淳府,设府治于皇华州(今顺溪乡皇华村)管五县。
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复名忠州,州治还于临江县城。
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以州治,临江县省入州,属重庆府。
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忠州为直隶州。
民国时期,1913年改忠州为忠县。1914年归属四川省东川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忠县于1949年12月7日解放,属万县专区。1997年3月,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忠县隶属重庆直管。
公交路线
主城——菜园坝/红旗河沟/龙头寺长途汽车站——忠县
自驾路线

重庆 → 内环高速 → 渝宜高速 → 沪渝高速 → 103省道 → 白公路 → 巴王路 → 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