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福地·美好安福
安福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吉安市的西北部。地处东经114°-114°47′、北纬27°4′-27°36′之间。东邻吉安,南接永新,西与莲花、萍乡交界,北和宜春、分宜接壤。全县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59千米,总面积2793.15平方千米。总人口3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平都镇,距省会南昌市278千米,距吉安市区59千米。
三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南宽北狭,东短西长。山地面积201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2.2%。武功山脉主峰金顶海拔1918.3米,是江西省境内最高峰。主要河流为泸水河等。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7℃,7月平均气温28.9℃,1月平均气温5.9℃,年均降水量1553毫米,平均降雨日166天,平均日照时数1649小时,年无霜期279天。
>
秦朝以前,安福先后隶属吴国和楚国。公元前222年,秦朝在今安福境内设立安成和安平二县。县治所分别设于今严田镇和竹江乡境内。西汉初年,境内安平县为豫章郡18县之一;安成县为长沙郡辖县。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安成、平都(公元96年,改安平为平都)、宜春、萍乡、新余、永新6县合并,设立安成郡,郡府设于境內安成县,归属扬州。太康元年(280),安成郡新增广兴县,安成改为安复县,统7县,改隶荆州。隋开皇九年(589),将安复、平都二县合并为安成县。十年(590),废安成郡,安成县隶属吉州。十八年(598),安成县改为安复县。唐武德五年(622),升安复县为颖州,七年(624)废州,改安复县为安福县,安福之名自此始。元元贞元年(1295),安福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县。清乾隆九年(1744),从安福县上西乡划出12个都之地(即今莲花县的路口、湖上、闪石、坊楼、高州、六市等乡镇),与从永新县划出的一部分辖地,设置莲花厅(今莲花县)。自那时起,安福版图基本未变。
民国时期的安福县,1912年直属省;1914年属庐陵道;1926年直属省;1932年属江西省第十行政区;1935年属江西省第三行政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安福县属老革命根据地,先后隶属井冈山根据地和赣西南苏维政府、湘赣省苏维埃政府。
1949年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福县。安福县先后隶属江西省吉安分区、吉安区、吉安专区、井冈山专区、井冈山地区、吉安地区、吉安市。
安福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大领跑县、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县、江西省全域旅游推进工作“十佳县”、吉安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陈山、武功山、九龙山认定为全国“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境内拥有羊狮慕、武功山、武功湖、羊狮慕大峡谷、武功山大峡谷漂流、文家温泉、安福孔庙、东山文塔、洞渊阁、蒙岗岭、车田古村、塘边古村、三舍古村、石溪村、农业科技园、谷口水库、东谷水库等精品景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