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中心以北约5千米的黄陂区盘龙城开发区境内,因被盘龙湖环抱而得名。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商王朝南土中心城邑和长江流域早期青铜文明中心,也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好的城址之一。
它以其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暴露在地面之上的城垣遗存而闻名中外,被誉为“华夏文明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城市之根”。
作为商朝在南方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方古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该遗址的发现让我们意识到长江流域有着与黄河流域同样灿烂的青铜文化,改写了武汉乃至中华文明发展史。遗址揭示了长江流域与中原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进一步得到证实,中华文化发展演变的面貌也更加清晰。
▲由武汉歌舞剧院、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联合出品的原创环境舞蹈剧场《城之根》
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遗址,该遗址发现于1954年,总面积约6300亩,其中心是一处建于三面环水岗地之上的宫城遗址(面积约170亩)。
在城垣外围周边分布有平民居住区,手工作坊、遗迹、平民墓葬,1956年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公布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保护项目。
出土的数百件盘龙城商代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遗物,制作精美,花纹别致,特别是出土的兽面纹盉,盘龙城大铜鼎、铜锁、铜提梁卣都是中国文物中极为罕见的珍品。
2013年建设了盘龙城考古遗址公园,2017年,盘龙城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与圆明园、秦始皇陵一样,成为遗址+博物馆+公园的超人气文博景点。每到周末,整个盘龙城遗址公园变成郊游胜地。
博物馆建筑采用“半嵌入式”设计将建筑消隐于树丛中,观众站在博物馆屋顶,可远眺遗址核心区。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门外的草坡,依地势起伏,成为出圈的打卡机位。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辟有200平方米的文物陈列室,展出了遗址出土的商代典型青铜器,玉器文物复制件和陶器,石器实物标本。其中展出模拟复原的两座宫殿模型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前朝后寝”式宫殿建筑格局。在参观中,群众可以增益科学文化知识、享受美学体验、丰富闲暇时光。
公园颜值高,博物馆的策展也相当能打。馆内常设展《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讲述了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2020年,这个展览一举拿下“全国博物馆2019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相当于国内博物馆展览陈列的“奥斯卡”。
2021年6月,博物院还策划了一场原创临展《长江万里青——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集齐三星堆、金沙遗址、随州曾国墓地等青铜界的顶流明星。一条长江水,半部青铜史,齐聚武汉。
2023年4月19日,由武汉歌舞剧院、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联合出品的原创环境舞蹈剧场《城之根》婀娜上演。演出遵循“文物活起来”的创作理念,采用中国古典文学的“诗剧”结构,演出共分为五个表演单元,重现盘龙城先民的风采。
曼妙轻盈的舞蹈依托露天表演环境所独有的自然景观,巧妙将视觉装置、戏剧表演、现场行为艺术、画外朗诵等多种艺术元素叠加融合。《城之根》是对镇馆之宝“青铜大圆鼎”、“绿松石镶金饰件”的“遥想当年”,将“铸鼎”、“占卜”、“出征”等带有3500年前“盘龙城气息”的远古符号进行戏剧演绎、艺术再现。目前《城之根》表演已经停演,具体开演时间以博物馆对外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