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又称通脱木、木通树、天麻子。原产华南和台湾,是制宣纸的原料。将茎的中心组织取出,可制外科敷料和水彩画纸。19世纪兴起于广州,主要用于出口,题材以反映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为主,诸如官员像、兵勇像、杂耍图、纺织图、 演奏图等。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
由于采用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所以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不过由于通草纸很容易破裂,所以很少有大尺寸的作品,加上难以保存,目前国内传世不多。近年来,通草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研究中国早期的西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胡家洪,湖北省山水画家,武汉市江夏区通草画非遗传承人。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胡家洪刚接触通草画就被其娟秀逼真和蕴含的艺术价值深深打动,于是对通草画的画法和文化展开深入研究。
几年来,胡家洪无数次地试验、反复配制药水,经历了道道难关,终于从门外汉到能在通草上作画,掌握了这门技艺。最近他创作出了精美的通草画作品——《一堂和气》。
胡家洪说,在绘制通草画的过程中,通草纸的选料、药水泡制、裱画、还有构图的高矮和远近的透视都是难关,其中最难的是装裱,湿的时候不加药水纸很软,加药水纸干了之后又会绷破,还可能会翘起来,所以药水的配制是制作通草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