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取消
大越调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灯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襄阳皮影戏的剧种,以高腔皮影和大越调皮影为主。外沟大越调皮影,产生于元明时期。它的特点是一人领唱,众人帮腔,用打击乐演奏,其唱腔被誉为中国的“摇滚播”,而享誉世界。


皮影戏在襄阳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给襄阳人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是劳动人民闲暇时主要的娱乐项目,是古代的“电影”、“现代幻灯”的活化石,已濒临失传。作为珍贵的戏剧表演艺术,现在已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对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72岁的李有生家住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是大越调皮影湖北地区的唯一传人。从15岁拜师学艺至今,李有生顶住经济、新剧目冲击等诸多压力,始终致力于传扬、传承大越调皮影戏。他的大越调皮影戏被收入襄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救助和保护的对象。


李老15岁的时候拜了大越调皮影戏艺人王金山为师,吊嗓子、背戏文、做皮影、挑杆子…经过整整五年的练习,他成为王金山的第四代传人,跟着师父四处演出,也在后来,接下了王金山从祖上传下来的已经有将近200年历史的皮影戏宝贝。



大越调唱腔厚重苍凉,配上皮影戏的展示方式

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李有生打开自己那口有着几十年历史的陈旧桐木箱,将里面五颜六色活灵活现的皮影人物都展示给我们看,他说:“这里面放着的都是我的宝贝。”不止是这一箱皮影,李老家里还放着厚厚一摞本子,里面一笔一画记着的,全是唱戏的台词。




唱戏的剧本创作涉及文学,皮影制作和雕刻涉及美术,谱曲和演奏涉及音乐,三者需要完美结合才能演出一出精彩绝伦的皮影戏。



皮影戏的制作是选上好的牛皮、硝制,浸泡,刮得厚薄均匀,用铁笔在皮上画出样稿,再雕刻、上彩、熨平,最后缝合。



现在除了这些,还要懂得表演

就像唱歌有不同的唱法,美声、民族、流行等等

希望将来的大越调皮影戏,不仅能用各种剧种唱

还能用现代的形式变成皮影音乐剧

让皮影唱起歌、跳起舞,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