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黎川擂茶
黎川擂茶

擂茶,又名三生汤,是一种特色食品。主要流传于广东汕尾市、益阳安化、桃江、常德等地。

起于汉、盛于明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黎川擂茶做法

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

待钵中的东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

品擂茶,其味格外浓郁、绵长……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

又一说,擂茶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

黎川擂茶制作

黎川擂茶的制作主要有二大部分:一是擂茶渣,二是酥香料。

茶渣有普通使用的茶渣、臭脚根(鱼腥草)茶渣和玉桂子茶渣。

茶渣的主要成份有茶叶、大米、盐、臭脚根、玉桂子等。

茶渣的成份一般是茶叶一斤、大米一斤、盐一斤半,臭脚根、玉桂子适量。

一、擂茶渣 茶渣制作的工具是擂钵和年柴,擂钵上口大30公分左右,底部直径约12公分,内避布满辐射状沟纹形成细牙的陶制擂钵。

年柴是可食用杂木做成,主要有油茶木等。

年柴长80公分,下端刨圆约6公分,上端扁平凿一小孔,系上小绳,不用时可挂在墙壁上。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