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腊肉,相传有几千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陕南镇安的农家总是以家藏腊肉的多寡,来衡量贫富。镇安腊肉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有祛寒、消食功能。腊肉不仅美味,还散发着浓浓的文化味道。据说,孔子当年倡导有教无类,收徒就是每人收那么3条腊肉过日子的,这小小腊味,还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呢。腊肉要长期保持香味,还要久放不坏,熏肉非常重要。在堂屋理一边取暖一边用烟火慢慢薰,等水分干了,肉吊子成棕黑色,一挂子腊肉才大功告成。堂屋熏制腊肉已经慢慢沁入到陕南人的年俗文化中。
腊肉又叫熏肉,是商洛镇安一带的特产,是镇安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每逢冬腊月,镇安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鲜肉先用各种配料腌制,经过多道工序,最后用烟火慢慢熏烤。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镇安腊肉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而且有久放不坏的特点。
陕南人吃腊肉的渊源,就不能不说点典故。早在清代,这里山大沟深,人烟稀少,大批湖广移民西迁于此,带来了南方的许多生活习俗,据说镇安的腊肉之所以好吃,还跟浙江的金华火腿沾点亲戚关系呢。过去这里人吃腊肉是因为这里偏僻,市场不发达,在腊月存贮足够的美食,过精打细算的生活。现在这里的人们日子越来越好,几天不吃腊肉,镇安人的生活就缺少了滋味。